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作為學校的核心院系之一,始建于華中工學院時期。學院以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學科為學科主干,率先入選國家首批重點一級學科,并躋身全國“三個雙一流”建設學科行列,代表了國內相關領域的頂尖水平,持續引領著行業的技術革新與人才培養。
為了增強科研設施的現代化水平,確保實驗條件能夠滿足日益復雜的科學研究需求,該學院近期引進了DHT?(多禾試驗)的恒溫恒濕試驗箱。此設備將為學院在以下三個關鍵科研領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精確的環境控制。
一、鈦合金的耐候性測試
1.試驗目的:評估鈦合金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長期穩定性、耐腐蝕性及抗老化性能,以保證其在極端氣候條件下的應用可靠性。
2.試驗流程:
樣品準備:選擇鈦合金材料,記錄其基本信息(如尺寸、表面處理等)。
環境設定:根據測試需求,設定試驗箱的溫度(+25°C至+85°C)和濕度(90% RH),模擬高濕、高溫環境下的鈦合金老化過程。
樣品放置:將鈦合金樣品合理布置于試驗箱內,確保樣品之間有足夠的空間以避免熱量和濕氣分布不均。
試驗運行:啟動試驗箱,進行長時間的環境模擬(持續100小時),并定期檢查樣品狀態,記錄變化過程。
數據分析:試驗結束后,分析樣品的物理性能變化(如表面腐蝕、硬度下降等),評估老化程度并生成報告。
3.執行標準:GB/T 2423.3-2016 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Cab: 恒定濕熱試驗
二、電子元件穩定性評估
1.試驗目的:檢驗電子元器件在不同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的長期穩定性和可靠性,確保其能夠在嚴苛環境下持續正常工作。
2.試驗流程:
樣品準備: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電子元器件(如半導體元器件、集成電路等),記錄其規格和工作參數。
環境設定:設定試驗箱的溫度范圍(-40°C至+85°C)和濕度(85% RH),并進行溫度循環測試,溫度在兩端(-40°C 和 +85°C)下保持各30分鐘,并確保溫度和濕度穩定后再開始測試。
安裝與連接:將電子元器件安裝在測試板上,并連接相關測量儀器(如電流、電壓監控裝置),以實時監測其性能變化。
試驗運行:啟動恒溫恒濕試驗箱,按照預設的溫濕度循環程序進行測試,持續記錄并分析工作參數的變化。
數據分析:測試結束后,對比不同環境下元器件性能的差異,識別潛在的失效模式,評估其長期穩定性與可靠性。
3.執行標準:GB/T 2423.34-2005 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Z/AD: 溫度/濕度組合循環試驗
三、新能源汽車電池老化特性分析
1.試驗目的:研究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老化特性,評估電池的使用壽命、安全性及其在極端環境下的性能表現。
2.試驗流程:
樣品準備:選擇全新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并記錄基本信息(如容量、充電循環次數等)。
環境設定:根據實際使用環境設定試驗箱溫度和濕度(如+45°C, 85% RH 或 -20°C, 20% RH),模擬電池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老化過程。
充放電循環:將電池放入試驗箱,進行標準化的充放電循環測試,直至電池容量顯著下降,記錄每個循環后的電池性能數據。
性能監測:實時監控電池的電壓、電流、溫度等關鍵參數,并記錄電池的工作狀態。
安全性測試:施加過充、過放、短路等極限條件,驗證電池的安全保護機制和應對能力。
數據分析:繪制電池容量隨充放電循環變化曲線,分析老化速率和安全性,預測使用壽命。
3.執行標準:GB/T 31484-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循環壽命要求及試驗方法》
此次設備采購顯著提升了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在教學與科研中的實驗能力,為該領域的前沿探索與技術創新提供了重要保障。DHT?(多禾試驗)恒溫恒濕試驗箱憑借其卓越的精確控制技術與穩定性能,成為學院在鈦合金、電子元件及新能源汽車電池等關鍵領域研究的重要支撐工具。該設備將助力學院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學科的持續創新與突破,推動相關研究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邁進。